不斷反思的態度,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特質:沃時文化的嘗試與挑戰

2019年10月底,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公布「藝術工作者勞動調查報告」,藝文接案工作者彼此的苦水在清楚的數據下顯得更為具體───低收入、高工時與權益缺乏保障,幾乎是各個藝文工作領域的常態。

「接」這個字,泰半決定接案工作者在勞雇關係的被動處境:不論工作、待遇、權益或權責,接案者常是被決定的那一方,而接案資歷不深的年輕人為了確保工作機會,更容易被雇主吃豆腐。此外,文字、設計等創意工作必須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,相關工作者長期單打獨鬥下身心消耗,伴隨的是揮之不去的強烈掏空感,而報酬收入的成長長期停滯,是更實際且迫切的挫折。

2018年初由七名藝文工作者陳佩甄、蔡雨辰、陳韋臻、林怡秀、夏皮南、瑞秋與陳雨柔共同成立的「沃時文化有限公司」,至今運作三年多,尚未完全定型,經營精神仍保有不少實驗性與理想性。只是接案工作者在成立公司後,究竟是能獨善其身,在嚴峻業界生態中促成正向改變?還是仍處在向下延續層層剝削的產業生態循環?又是否能在「公司」的名義下,一面維持溝通的平等、自由的創造力,一面改善產業環境、擴大其實質的影響力?


你可能會感興趣